當前位置:首頁->熱點專題->Apple Silicon將成蘋果的「救命稻草」?

Apple Silicon將成蘋果的「救命稻草」?

蘋果(NASDAQ:AAPL)股價自2023年12月14日見頂以來,已下跌約12%。多種因素共同導致蘋果公司的前景黯淡,包括監管問題、人工智慧創新不足、缺乏殺手級新產品,sol價格以及最重要的收入停滯。為了對投資者有價值,蘋果必須恢復成長。


在人工智慧方麵,人們普遍認為蘋果公司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繁榮感到措手不及。微軟公司在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的領導下,迅速實施了GPT(生成式預訓練變壓器)協同駕駛技術,現在從Windows到必應等產品幾乎都採用了這種技術。許多其他公司也紛紛效法。


這些GPT可能需要大量的運算資源,因此大多是雲端資料中心的產物。它們非常適合納德拉對雲端服務的7-11買比特幣重視。蘋果傾向於盡可能強調裝置上的人工智慧,以保護用戶隱私。蘋果公司沒有任何可與ChatGPT相媲美的產品。


在新產品方麵,消息好壞參半。據報道,經過漫長而曲折的開發過程後,蘋果最近取消了Apple Car,據稱該過程每年花費約10億美元,但毫無進展。看到這款車悄悄消失,投資人似乎並不感到特別遺憾。


Apple Car是為數不多的能夠真正推動營收成長的新產品概念之一。但很明顯,除非蘋果能夠以完全SAE 5級自動駕駛的形式提供真正獨特的功能,否則它就沒有產品。 5級實際上是SOL 幣 目標價 2025沒有駕駛員的,因為自動駕駛係統非常安全可靠。


蘋果從未達到5級水平,這註定了這款車的命運。這也讓蘋果的人工智慧能力受到質疑。 Apple Car的消亡使得Vision Pro成為蘋果在可預見的未來唯一的新產品類別。 Vision Pro儘管很有趣,但鑑於其3500美元的價格標籤,可能不會很快改變收入。


所有上述問題都隻是導致蘋果核心問題的促成因素:缺乏成長。一些統計數據就能說明問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個月中,蘋果的營收為3,857.06億美元,年減約0.5%。


然而,由於利潤率較高的服務業務年增10%,淨利確實成長了6%,達到1,狗狗幣一顆多少臺幣?009億美元。服務業的成長很大程度抵銷了設備產品3.25%的下降。


蘋果早已停止透露銷量,但根據蘋果12個月報告業績進行的計算,每個設備類別的銷量都出現了同比下降。iPhone的跌幅最低,2.3367億部,下降1.5%。這與IDC的預測相當吻合,IDC預計2023年iPhone出貨量為2.346億部。


Mac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最大,達23.7%,至1,843萬臺。這項估計低於IDC的2170萬和Gartner的21.9。然而,這兩項預測都是在蘋果公佈2024財年第一季業績之前發布的。


Mac銷量緊隨其後的是iPad,銷量下降了-20.7%,cardano幣至5280萬臺。甚至Apple Watch的銷量也下降了8%,至4,300萬臺。


設備銷量的下降令人擔憂,因為設備裝置量的擴大才是服務成長的來源。在2024財年第一季財報中,蘋果聲稱其裝機量已成長到22億臺活躍設備。


即使設備銷量下降,裝機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成長。我們不知道這個點是多少,因為蘋果沒有透露設備因故障、淘汰等原因而退出生態係統的速度。如果設備退出係統的速度快於被新設備取代的速度,裝機量就會開始萎縮。


由於服務收入的成長可能會受到監管措施的影響,蘋果必須讓其所有主要設備類別的單位銷售重新成長。


12月所在季度,Mac營收較去年同期持平,成長約0.6%,達到77.8億美元。儘管銷售業績不佳,蘋果還是推出了一係列使用M3係列Apple Silicon的出色新Mac。憑藉M3係列,蘋果最終推出了具有真正桌麵級性能的低功耗行動處理器,如下所示的Geekbench分數所示:

       圖片          圖片          


M3 Max在提供桌麵等級效能的同時,在CPU滿載下僅消耗約50瓦。它讓AMD、英特爾和高通的最新行動產品相形見絀,尤其是在多核心CPU效能方麵。 M3係列內部GPU的效能同樣非常優於x86和ARM競爭對手:

圖片          圖片          


評測者普遍稱讚M3係列在新款MacBook Pro的效能與效率。


然而,銷售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新款Mac並不感興趣。提高Apple Silicon Mac接受度的障礙可能在於缺乏獨立GPU選項。對於需要獨立GPU效能的創作者和進階使用者來說,M3係列的GPU效能可能不夠。


即使該GPU安裝在x86筆記型電腦中(與桌麵版本相比效能會隨之下降),行動GPU的效能仍將優於Apple Silicon。雖然功耗較高,但許多用戶願意為額外的效能付出代價。對於許多專業用戶來說,無論是MacBook Pro還是Mac Pro,缺乏強大的獨立GPU選項都是一個問題。


對蘋果來說,獨立GPU代表著PC領域最後一個未征服的領域。蘋果能否透過其內部GPU架構克服獨立GPU的效能優勢?我對此表示懷疑,至少對於桌上型GPU而言,考慮到來自AMD和英偉達的激烈競爭,這兩家公司可以使用與蘋果相同的臺積電製造流程。


即使它無法與高效能桌麵GPU競爭,但蘋果提供最佳的行動GPU選項可能就足夠了,無論是獨立的還是內建的。由於MacBook是蘋果最重要的macOS產品,因此確保其用戶與低效但功能強大的x86筆記型電腦相比不會處於不利地位是關鍵。蘋果並沒有在目前的M3代產品中實現這一目標,但在未來幾代產品中可能會實現這一目標。


關於蘋果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方麵落後的看法隻是部分正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蘋果競爭對手炒作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結果。蘋果真正落後的地方是基於資料中心的生成人工智慧。由於希望透過盡量減少與蘋果設備中資料中心的連結來保護用戶隱私,蘋果錯過了雲端GPT的機會。


據報道,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生成人工智慧係統並將其整合到其產品中。這些產品可能包括改進的Siri以及資料中心和設備上人工智慧的混合體。蘋果將在新的Siri服務中盡力保護用戶的隱私和安全。蘋果將盡力在設備上保留盡可能多的Siri功能,就像現在一樣。


Vision Pro可能是蘋果的決定性成就,它將極大擴大VR/AR係統的潛在市場。雖然它已經被嘗試過,它仍然不是那種人們會在公共場合連續幾個小時磨損的係統,但它似乎確實可以實現許多工作流程,特別是在汽車、公共汽車或飛機等密閉空間中時。


因此,Vision Pro和未來的迭代版本的未來要光明得多。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最終將把智慧眼鏡視為Vision Pro的一個分支。


目前的Vision Pro太龐大、沉重且昂貴,無法取得巨大的銷售成功。蘋果公司押注,根據半導體和蘋果晶片的整體趨勢,它最終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這似乎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蘋果融合硬體和軟體創新的能力似乎特別適合實現設備上的人工智慧。儘管很難想像,現在必須在資料中心運行的大量GPT最終可能會轉移到邊緣設備。將此視為類似於從CRAY-2到iPhone的發展。因此,我認為蘋果的人工智慧開發將繼續主要集中在設備上的人工智慧上,預計能力將繼續增長。這將成為蘋果對穿戴式科技整體關注的一部分。


蘋果已經證明,它可以開發出在CPU性能方麵的性能和效率領先業界的卓越半導體。期望蘋果在邊緣人工智慧和圖形性能方麵表現出類似的卓越性能並不誇張。


蘋果設備產生的收入為繼續開發Apple Silicon以及將蘋果的硬體和軟體完美整合到獨特的產品中提供了巨大的資源。隻要蘋果繼續擴大對Apple Silicon的投資,就能夠克服其設備所麵臨的成長挑戰。


作者 | Mark Hibben

編譯 | 華爾街大事件